网文都是原文翻译(一般不做挑选),因此如果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皆不代表本网立场,请列位看官多多包涵。
有很多翻译可能涉及到一点点敏感,在公众号很难发出,所以感兴趣的亲,可以点击公众号地址栏的樱落网去网站查阅哦。
现在有才华的中国人随处可见,为什么爱因斯坦在日记中却极力贬低中国人?
本文译自Quora,原标题:Einstein said that the Chinese would not surpass other races. However, now there are so many 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alented Chinese everywhere so he is wrong. Why did Einstein think so at that time?
1922年秋,爱因斯坦带夫人爱尔莎去日本讲学和访问,11月13日,途径上海停留了1天。
他的到来,引起中国知识界的轰动,并且掀起一股“爱因斯坦热”。
他在被宴请到上海“一品香”餐厅,然后到“小世界”欣赏昆曲,又游玩了城隍庙、豫园等地。
欢迎宴上,于右任致辞,给爱因斯坦极高评价:“现代人类之夸耀,不仅在科学界有伟大之贡献与发明。”
爱因斯坦是这样回复的:“今日得观多数中国名画,极为愉快。……推之中国青年,敢信将来对于科学界,定有伟大贡献。……此次匆遽东行,异日归来,极愿为中国青年贡献所见。”
吃饭时,他对中国饮食和文明给予赞美:“具有古老文明的地方,其烹调也必然发达,中国就是这样。而像美国那些国家则只是像往炉子里添煤似的只考虑给胃里增加多少卡热量。”
1923年1月1日,爱因斯坦从日本返回上海,进行了一次演讲后,便离开中国前往耶路撒冷。
之后,他在公众场合表达对中国的印象:“余第一次至东方,极为欢喜,有许多惊异之闻见。此间理想之气候,澄清之空气,南方天空灿烂之星斗,皆使余之头脑得一难以消灭之印象。此种印象,余将永不忘之。”
然而,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游记》,这本游记是爱因斯坦于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在亚洲旅游时写的。里面对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描述恐怕会令不少中国读者震惊:
在爱因斯坦眼中,中国人“勤劳、麻木、肮脏、迟钝”。
“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蹲着吃——就像欧洲人在丛林里解手时一样——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得悄无声息且一本正经。”
“即使那些像马一样辛劳工作的人,也不会让人觉得他们意识到痛苦。一个像羊群一样的特殊民族,更像是机器而非人类。”
“我注意到这里男女的差别微乎其微,我不明白中国女性具有何种魅力吸引男性到这个程度,让他们生下这么多后代。”
“就连中国的孩子们看起来都无精打采、呆头呆脑。”
在介绍完中国人子嗣众多和“繁殖力旺盛”后,爱因斯坦这样说:“如果其他种族被中国人取代,那就可惜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缺乏思想将是无法言说的凄凉之事。”
...
由此可以看出,公开场合的发言只不过是场面上的恭维话,私下日记里写的才是心里话。诚然,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由于内外残酷的剥削确实可能显得麻木呆滞。但这些并不是爱因斯坦对中国人进行种族歧视的理由,尤其是为一个在欧洲遭受种族迫害的犹太人,转头却毫无同理心地去歧视比他更弱小的人,显然爱因斯坦在人品上并不如学术上那样伟大。
Collin Spears
在中国两个不同的省份生活了两年半
Lived in China for 2.5 years in two different provinces.
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Lives in United States, Pennsylvania
爱因斯坦从未说过中国人永远不会超越其他种族,只是说他们超越其他种族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遗憾。像拿破仑和和其他许多历史上的人都知道,中国总有一天会崛起,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他所说的话只是对他当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的一种反馈,他似乎很不喜欢当时中国的状况。
在中国安徽出生并长大
Born and raised in Anhui, China
END
樱落网专业翻译海外优质素材(包括新闻,问答,评论等),每日更新十数篇。
添加公众号:樱落花影
点击菜单栏直接访问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