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都是原文翻译(一般不做挑选),因此如果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皆不代表本网立场,请列位看官多多包涵。
疫情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地位是否稳固?印度有没有机会分一杯羹?
工程师,企业家
Engineer, An Engineer, Entrepreneur
美国GDP为23万亿美元
中国的GDP是13万亿美元
印度GDP为1.75万亿美元
印度的GDP占全球GDP的2.6%。
疫情中,中国将受到一些影响,但没有人能够挑战其占全球35%的制造能力。
印度没有任何机会。
举例:
2015年,印度纺织品出口180亿美元,孟加拉国纺织品出口150亿美元。
2020年,孟加拉国纺织品出口额为400亿美元,印度纺织品出口额则降为150亿美元。
印度连孟加拉国都无法打败,还是忘记中国吧,印度甚至不能与越南竞争。
很快,你就会看到印度经济开始萎缩,现在它已经在萎缩了。
在印度人民党(注:莫迪那个党)时代,印度失去了利用年轻人以实现最大经济增长的黄金机会。因为印度人选择“宗教”而不是经济繁荣,印度人选择“寺庙”、“雕像”、“CAA-NPR-NRC”、“宗教激进主义”、“口号”、“金融欺诈”、“伪民族主义”、“空洞的承诺”、“种族主义”、“种姓主义”、“战斗”,而不是科学的理性、理据、逻辑导向的经济繁荣与平等、博爱、和世俗主义,印度失去了优势和巨大的机会。
amzn.to/2GM6b6M型|印度制造
amzn.to/2GM6b6M | Make in India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是一个强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近4万亿美元。而印度2018年的制造业产值为4000亿美元。换句话说,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是印度制造业的10倍。
为什么?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因此中国制造业以及中国经济迅速增长。
在COVID爆发后,除非印度等低收入国家发展必要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否则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请注意,制造业基础设施不同于公路、港口、铁路等有形基础设施。
生活在印度
lives in India
是啊,当然有机会,在这次大流行病之后,在印度这里有很多机会。因为几天前,有一条新闻说,世界上许多大公司都从中国转移了他们的制造业工厂,因为他们担心中国有很多疾病。在全世界引起了大流行的病毒,就是他们想从中国转移他们的制造业的原因。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公司都有可能把制造工厂转移到印度,这将是一个改变印度失业状况的机会…
在读了许多印度人的答案后,我觉得很有趣。目前,中国制造业GDP高达3.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大国的制造业GDP之和。这比印度的总体GDP还高出一万亿美元。印度能在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中国吗?答案是不可能的。
从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来看,中国有41个产业大类、191个中等门类和525个次门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产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大国美国都没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完整程度可以有效地为制造业提供上下游供应链。中国的两代人用了40年的时间才建立起这一完整的产业体系及其相关制度。1949年GC党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国有化,清除了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政治可以控制经济,但资本总是寻求利益最大化。我能问一下印度相对于中国有什么优势让这些资本家放弃他们的利益吗?印度人会说英语,这是印度人非常自豪的,但看看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制造业强国,他们是说英语的国家吗?但他们在制造业取得的成就是印度不可能取得的,因此英语并不是制造业强大的必要条件。
印度人很年轻,有人口红利,对吧?但只有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有组织、有纪律,才能享受到人口带来的红利。印度的识字率只有74%,比东南亚国家还要差,更不用说和中国相比了。你知道中国的识字率是多少吗?是95%。
此外,虽然中国的平均年龄更大,但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比印度高8岁,这意味着中国人可以比印度人多工作8年。
印度妇女的就业率不到30%,而中国妇女的就业率为70%。印度唯一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便宜。
让我们看看基础设施。中国发展了物流业,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你可以在中国甚至同一个城市找到所有你需要的东西。在零部件方面,中国有充足的电力保障、训练有素的高技术工人和管理团队,以及政府高效的产业组合。这不容易被廉价劳动力所取代,这是一个综合效益。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做到?
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不仅日本、美国和韩国所拥有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迁出中国,而且中国自己的这些企业也在迁往东南亚和非洲。日本和美国的公司不仅是现在离开中国,就像耐克和阿迪达斯20年前就搬到了东南亚,韩国的三星10年前搬到越南,日本现在在中国没有像样的公司,只有汽车制造业还在中国,但日本汽车制造商会离开中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国是日本汽车制造商最赚钱的地方。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美国,达到9万亿美元,是印度市场的8倍。这些公司会放弃中国市场吗?2019年,两家美国高科技公司迁至中国,一家是特斯拉,另一家是苹果将其高端MAC Pro服务器生产线迁至中国,这说明了一切。
Jones Lang LaSalle India的设施经理(2019年至今)
Facility Manager at Jones Lang LaSalle India (2019-present)
印度做不到,我知道作为一个印度人这样说是不对的,但总比像那些傻瓜一样自欺欺人要好。
“印度制造”只是一个选举噱头,如果印度真的成为制造业中心,它根本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想要发展制造业,光靠鼓励是不够的,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初创企业和小规模产业是如此,对所有的企业都是如此。
另外,red tapism天然气工程还没有完工,这反过来又给设立新的制造业和工厂带来了很多问题。
相比之下,孟加拉国、菲律宾、越南等国正以良好的速度成为制造业中心,新的世界秩序可能把他们当做新的生产工厂。
印度和中国不会有这样的地位。
理由:
各国已经在反对中国了,中国把自己描绘为受害者也无济于事。
对印度来说,我们无法越过宗教偏见、种姓和肤色、贱民和非贱民。
有些人可能不赞同这种说法,但这些问题自印度独立以来,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麻烦,现在是如此,将来也一样。我们只关注谁该留下,谁该离开,却从未关心过社会发展,农业进步以及就业问题。
我们的谈话只围绕着宗教、种姓、肤色。
我们只是一个生产流氓,混蛋和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权利的政客们的生产单位。
印度石油有限公司前总经理(1981-2016)
former Chief Manager(Alt Energy) at Indian Oil Corporation Limited (1981-2016)
可能性相当高。一个伟大的机会就摆在印度的面前,只要好好把握,印度就能成为制造业中心,日本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早在新冠病毒开始跨国界传播之前,一个不断加深相互联系的世界似乎就已经在重新评估全球化的好处。
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正命令跨国公司放弃中国,转而在美国工厂生产产品。英国放弃了欧盟,几乎可以肯定地会恢复英吉利海峡两岸的海关检查,同时威胁要破坏一个至关重要的贸易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已经从中国扩散到200多个国家,同时造成9.5万多人死亡,160多万人感染,这有效地加速和加剧了全球联系的倒退。它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而全球供应链连接着跨越国界和海洋的工厂,使生产企业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零部件和原材料。许多公司现在正在那些似乎不易受到干扰的国家寻找替代供应商。
这一流行病为欧洲右翼政党来敲响开放边界的警钟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它把数以百万计的人限制在他们的社区,甚至在他们的家里,让他们有时间思考全球化是否真的是一个伟大的想法。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全球化与发展教授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说:“这强化了人们对开放边界的所有担忧,”他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书中预计,自由主义将因一场流行病而遭到强烈反弹,这本书是《蝴蝶缺陷:全球化如何造成系统性风险》,他说:“在北美和欧洲,很多人希望全球化的局面能够得到重新调整,同时希望可以有选择性地参与全球化进程。”
最明显的影响是世界贸易。这一流行病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世界对中国的依赖,中国作为制造业的“世贸中心”是否安全,而这一局面早在贸易战中就已经形成。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任何在外国制造然后在美国销售的产品都是对美国人的一种剥削。本着这种精神,特朗普政府对来自中国的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他承诺,这将迫使从服装品牌到电子产品制造商等领域的企业将生产带回美国。
然而,这场贸易战并未带来预期的就业机会,反而导致美国制造业发展放缓。一些跨国公司已将工厂生产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孟加拉国和墨西哥。
特朗普政府官员将此次冠状病毒疫情视为迫使企业离开中国的动力。人们相信,这将有助于恢复北美的就业率。
商人
Businessman
新冠病毒只额外添了把柴,大多数跨国公司已经处于离开中国的边缘。他们正在迁出中国,至于谁来接收这些企业并不重要。印度现在面临的竞争很激烈,比如印尼、菲律宾、孟加拉国、台湾等等。尽管如此,印度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这里没有令人痛苦的监管、贿赂、土地征用和审批问题。其他人喜欢这里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甚至中国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进口的,然后加工成产品出口),精细的研发等等,而印度人更喜欢服务业(我仍然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事情逐渐明朗了,我们知道印度在过去3年里已经超过了近50个国家,成为了一个不错的贸易对象,但我们仍然需要更好的前景。
希望是光明的,前景是美好的,但过程平平,局部适应性还很差。
让我们期待更好的“印度制造”。
在加尔各答大学学习
studied at University of Calcutta
随着COVID19大流行,地球村的概念将被抛弃。个别国家将努力自给自足,满足其目前和未来的需要。
期望印度成为西方需求的替代制造中心是不明智的。
在世界范围内,分工的经济思想不再可行,政治需要将决定经济智慧。
这是所有国家摆脱WTO思维的脱欧时刻。
是时候正式结束WTO了。
项目经历(2015年至今)
Project Manager (2015-present)
不太可能。
我们的官Liao作风和分裂的印度军队,还有左翼自Y主义者和亲巴基斯坦人民,不会允许这样做。
自1947年以来,他们吞并了印度停滞不前的进步。
1991年,一些希望重新燃起,但两届连续的妈咪政府和现任的妈咪政府几乎没有在经济方面做任何事情。
所以我对印度经济的复苏持悲观态度。
Sunn Auto合伙人(1970年至今)
Partner at Sunn Auto (1970-present)
印度不可能取代中国,但如果我们合理规划,并努力建设每一个制造中心,配备更好的基础设施,保证全天候的电力供应,我们就能对中国产生威胁。这些基础设施还应该分散分布在印度各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移民,还能确保当地人有工作。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8到10年的时间。同时,还应在城市外围设立专门的集群,并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等方式实现良好连接,应优先考虑全国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我们不要忘了越南,它现在是全球制造业的热点国家。
曾任ONGC HPCL大型项目顾问(1980-2016)
former Retired Mega Project Consultant at ONGC HPCL (1980-2016)
是的,印度有95%的机会。印度将有机会展示其在制造和生产方面的才能,所有印度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医学专家、科学家、企业家、商人、实业家和中小企业都必须在2020-2022年抓住这一机会!!
在国家开发署的管理下,印度政府正在开发1600万英亩的制造中心,用来建设经济特区,城市和工业发展公司,地理开发信息数据库等等,以及更多其他的国家机构!!!推动印度各地的制造中心的建立,能够在未来3-4年内,在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制药公司、医疗设备、电子和电气工程、复杂重型机械工程、有机农场、草药产品等所有行业提供至少5000万个工作岗位。到203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顶级供应商!!!
Pratap Codadu:在你梦想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之前,想想当COVID-19结束时,印度将如何摆脱一个完全混乱的经济。还要注意的是,除了武汉地区,中国其他地区没有受到任何重大影响哦!
Balachandran Krishnamoorty:中国已经重启了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将率先恢复正常,印度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甚至连梦想都谈不上,只是一厢情愿。
Ranjeet Chandi:许多制造业将回到美国,也可能回到西欧!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了,现在会有更大的动力,让这种情况发生吧。
Mohan Kalaiselvan:印度的疫情刚刚进入关键阶段,而中国正在走出这一阶段。其次,技术的进步和管理不受病毒的影响。经济的增长没有捷径,这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几十年来通过对教育和卫生的投资的结果。
END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注:网文都是原文翻译,因此如果出现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皆不代表小编立场。请列位看官多多包涵。觉得好可以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支持一下哦。
因敏感字限制,本文有删节。
如需查看完整版及更多译文,请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菜单栏访问 樱落网
END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