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试验被美国最高军事长官形容为“人造卫星时刻”,印度网友怎么看?

译者
随风起舞
字号: A-AA+ 2023-10-12 01:11:00
网文来自网友原文翻译投稿,所有言论皆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文文字/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点击页眉也可刷新 | 注册送50花瓣,每日登录送5花瓣 | 本文内容仅供娱乐,不作任何严肃之用途


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试验被美国最高军事长官形容为“人造卫星时刻”,印度网友怎么看?
本文译自Quora,原标题:Is Chinas hypersonic missile test close to Sputnik moment'?
据彭博社27日报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译注:就是那个私下联系中国说如果美国要开战会提前通知的那个)接受采访时将中国“试射高超音速武器”与冷战时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相提并论,并称这“很令人担忧”。所谓“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即1957年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人造卫星上天,意味着美国已失去了二战以来科学和技术上的优势。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斯普特尼克时刻”为当年冷战“转折点”。
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报道称,中国在8月份试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与以往不同,这枚导弹先是进入轨道以后进行“环绕地球”飞行,随后再重返大气层进行“高超音速滑翔”,不过最终战斗部落在距标靶二十余英里(约合30多公里)处。
尽管中方已表示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但美国仍有一批媒体和政客相继跳出,声称对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技术表示担忧。
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美国参联会主席米利与美媒和政客统一口径,继续炒作中国试射“高超音速武器”,称这“很令人担忧”。
米利声称,媒体报道的试射代表着中国军队在太空、网络和传统领域“正迅速扩张”,对美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他说,中国军队已经转变成为“一支涵盖所有领域、具有全球野心,并非常有能力的军队”。
“在我看来,在未来102025年,美国面临的最大地缘战略挑战将是中国。”米利随后向彭博社表示,“毫无疑问”,中国军队已经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力量。
节目中,米利将中国“试射高超音速武器”与冷战时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相提并论。“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但我认为它非常接近。这件事引起了我们所有的注意。”
就在稍早时候,美国军工巨头雷神公司CEO雷戈里·海耶斯表示,虽然五角大楼正在发展许多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美国也了解这项技术,但中国“实际上已经部署了高超音速武器”,“我们至少落后了数年时间。”

X


Kanthaswamy Balasubramaniam


Lawyer,Lives in Chennai, Tamil Nadu, India
律师,生活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金奈
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试验震惊全世界
为什么?
不是因为这项技术独一无二,而是因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大国(俄罗斯仍然是个欧洲国家)成功地在本国创造了一种以前被西方视为不可行的技术。
美国国防部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称“任何超过8000英里或12800公里的距离都是不可行的”
但中国成功地完成了一整圈环球飞行,并在飞行了40000公里后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仅偏离了目标20英里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虽然美国设法达到了8000英里,俄罗斯设法达到9400英里,但两个国家都在尝试15000英里时失败了,此后该项目因不同原因被美国和俄罗斯放弃。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公开承认没有击中目标,即使只偏离了目标32公里
不过媒体表示,即使它偏离了目标32公里,但对于核导弹而言依然是有效的。中国的发言人说:我们有一个目标,但我们错过了,下次我们不会再错过。
这是我自2015年以来看到的一种新的态度,他们不再隐瞒。
而是公开透明。
科兴公司的疫苗的有效性仅为50.4%,我们偏离了目标32公里,我们正面临电力危机......
祝贺中国。
然而,这不是一个人造卫星时刻Sputnik Moment)。
为什么?
因为这项技术不是中国发明的,这也不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高超音速导弹测试。
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更早的时候成功地用高超音速导弹测试并击中了它们的目标,尽管它们的飞行距离要短得多。
比如说,如果明天你发明了一款每次充电可以跑1000公里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你会欢呼电动汽车电池很棒,但你会说你赢得了电动汽车竞赛吗?
不,电动汽车竞赛是由第一批电动汽车制造商赢得的,它们像特斯拉一样销售电动汽车。
同样,美国仍然是高超音速导弹的第一个测试者。
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射程达到40000公里并几乎命中目标的国家。美国甚至在15000英里时就放弃了,而且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Chandrahas Reddy

据最初的报道,他们否认做了试验。你能分享一下他们承认这件事的来源吗?


Kanthaswamy Balasubramaniam(答主)

并没有,他们只是说测试的动机是为了探索太空而不是为了战争。


Sengsiong Quek

他们没有否认这次试验。事实上,他们承认了这一点。争论的焦点是这次试验的目的,美国说这是一次武器试验,中国说这是一次航天火箭试验,两者都使用相同的技术。


Krishnkant Singh

当已经有洲际弹道导弹时,高超音速导弹还有什么额外的好处吗?我读到说洲际弹道导弹也以高超音速飞行,你能解释一下吗?


Indranil Singh

弹道。洲际弹道导弹遵循抛物线弹道,因此易于拦截。巡航导弹的弹道更平坦,更难拦截。


Ankit Singh Bhadauria

换句话说,洲际弹道导弹是基于弹道导弹系统的,所以它们的弹道是预先确定的。它们可以在到达目标之前被探测到并在空中击落,而高超音速导弹的弹道是不固定的,他们的弹道可以根据情况在中途改变,所以它们很难被发现,同时也很难被击落。


Ankit Singh Bhadauria

楼主这个人总是让我怀疑他的倾向。首先,他说俄罗斯和美国在弹道导弹系统上都实现了15000公里的射程,而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系统上实现了40000公里以上的射程。但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操纵了它们的经济数据,隐瞒了真实的军事国防预算,最近在深圳市附近发生的核电站危机,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各种各样的事情等等都是证明。关于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偏离目标的消息已经被英国的研究论文披露,后来美国的机构证实了这一点,然后中国默认了这一事实。俄罗斯已经在高超音速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财政方面的原因减缓了其发展,而美国则因为对以前的成就沾沾自喜而落后。


Adesina Adesegun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操纵了它们的经济数据,隐瞒了真实的军事国防预算”。

那么,为什么西方国家和它们的哈巴狗们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疯呢?为什么拜登总统说在他的任内中国不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看看各国的GDP排名,谁是第二大经济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抨击中国很酷,但让我们悠着点,以免成为自己的宣传的受害者。

Sonu Chauhan

公开透明?胡说八道。

几个月以来,中国一直陷入电力危机,但它们从未谈论过。突然之间,大停电就开始了,交通灯都熄灭了。地方政府应该警告人们要做好突然停电的准备。在事情已经很明显的时候,它们别无选择,只能对形势透明化。
高超音速导弹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因为美国仍然无法开发高超音速导弹。中国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成就??朝鲜是否曾隐瞒其导弹或核计划的成功?没有。一旦它们做到了,它们就会马上告知全世界。

Bombax

先生,您对印度的导弹技术(反卫星武器)等有何看法?


Kanthaswamy Balasubramaniam(答主)

比中国落后7-12年,比美国和俄罗斯落后30年左右

主要是因为我们需要18-30个月才能找到合适的零部件并获得资金,而中国则只需一周的时间获得资金并自行制造零部件。
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030年——们将比我们领先15-20

Sudeep Sethi

我从某个地方读到说这枚导弹背后的技术是中国间谍从俄罗斯的实验室里偷走的,而俄罗斯至今没有对此作出反应的原因确实令人惊讶。


Truever Zhang

中国最新的高超音速导弹的弹道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钱学森弹道,这是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森发明的。

钱学森是世界顶尖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事实上,他也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
钱学森弹道不是俄罗斯人发明的。如果它真的是由俄罗斯人发明的,显然,他应该以俄罗斯人的名字来命名。

Sendy Filemon

额…这就好比5G是从美国偷来的一样。

动动脑子AB那里偷东西,B需要先有这个东西。



END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访问樱落网:

1. 网址:www.skyfall.ink

2. 樱落网APP(推荐,只有5M,不占空间,速度极快,也不需要任何权限,试过才知道有多方便)

安装地址(公众号可点击底部阅读原文)点击这里

iphone安装:设置-通用-VPN与设备管理,点击描述文件即可



感谢诸位亲的相伴与支持,由于个别文章的用词和地图使用不规范,全部文章会在审核整理之后陆续上架。
 新翻译的文章会特别标注,未做标注即为发布过的文章。为避免误点收费文,所有1月17日之前注册的用户均已获赠1000花瓣,敬请查收。
每日登陆送5花瓣 |  联系方式:QQ-1399710240 ,有任何问题请发邮件或者加QQ。

关键字:高超音速武器,人造卫星时刻,中国高超音速武器 专题:军事责任编辑:管理员
来源:https://www.quora.com/Is-China-s-hypersonic-missile-test-close-to-Sputnik-moment